菊花起源的RAPD分析

被引:82
作者
戴思兰
陈俊愉
李文彬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关键词
RAPD分析,UPGMA法,菊花起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1.1,S682.11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RAPD分析技术,选取22个20个碱基长度的随机引物,对7种野生菊花、14种栽培菊花和5个种间杂种进行了随机扩增。通过实验建立了PCR随机扩增实验体系。在观察到的224个扩增条带中,34条(15%)表现多态性。利用UPGMA法对扩增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7种野生种中,Dendranthe maindicum、D.vestitum和D.nankingense与栽培菊花亲缘关系最近,而D.zawadski与栽培菊花亲缘关系最远。前3种野菊与栽培菊花间的遗传距离小于0.40,而D.zawadski与栽培菊花间的遗传距离大于0.50。根据上述数据及以往研究结果,使用RAPD数据对菊花起源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栽培菊花主要起源于D.indicum、D.vestitum和D.nankingense.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2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