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及层次分析法的长江上游生态敏感性研究

被引:44
作者
李德旺 [1 ,2 ]
李红清 [1 ]
雷晓琴 [1 ]
雷明军 [1 ]
机构
[1] 不详
[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3] 不详
[4]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5] 不详
关键词
GIS; 生态敏感区; 指标体系; 敏感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选择在大尺度范围的长江上游开展生态敏感性研究,为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的水资源保护及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及科学依据。在系统、翔实的辨识和分析长江上游区重要生境和生态敏感区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结合的方式,筛选、识别和构建了生态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敏感度的计算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从而将属性数据库和空间图形数据库相关联,生成基于各评价单元生态敏感性专题评价成果图,从而揭示长江上游生态敏感性空间格局,为开展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生态制约因素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研究表明:长江上游不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和极度敏感区分别占长江上游总面积的74.14%、6.76%、8.25%、4.93%和5.93%。金沙江流域是长江上游区生态敏感性最高区域,其次是长江上游干流区和赤水河流域;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重点分布于上游区,长江上游干支流水资源利用中需重视对各类生态敏感区的生态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633 / 6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长江上游鱼类资源变迁及其保护评析 [J].
徐薇 ;
乔晔 ;
龚昱田 .
人民长江, 2012, (01) :67-71
[2]   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生态保护 [J].
李红清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2) :150-155
[3]   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生态与环境制约问题研究 [J].
蒋固政 ;
李红清 .
人民长江, 2011, (02) :98-102
[4]   长江流域重要生境及主要生态制约问题辨识 [J].
李德旺 ;
李志军 ;
陈永慧 .
人民长江, 2011, 42 (02) :103-107
[5]   长江流域珍稀濒危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综述 [J].
李红清 ;
李迎喜 ;
雷阿林 ;
雷明军 ;
马晓洁 .
人民长江, 2008, (08) :17-24+119
[6]   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 [J].
康秀亮 ;
刘艳红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3) :10569-10571+10574
[7]   基于GIS的南宁城市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分析 [J].
莫建飞 ;
卢远 ;
韦亮英 .
地理信息世界, 2007, (05) :33-38+46
[8]   基于GIS技术与AHP研究生态环境敏感度分区 [J].
闵婕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76-80
[9]   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 [J].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苗鸿 .
生态学报, 2000, (01) :10-13
[10]  
基于GIS和RS的晋城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D]. 贾冰.太原理工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