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湖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对水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樊庆云
何江
薛红喜
吕昌伟
宝金花
机构
[1]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分析; 沉积物; AVS; 南海湖; 黄河;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7.04.021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通过对包头市南海湖沉积物中Cu、Pb、Zn、Cd的形态、AVS和SEM、上覆水、上覆过滤水及沉积物间隙水重金属的系统分析,结合南海湖为黄河新成牛轭湖的特点,与黄河进行了对比,研究了重金属在固、液两相间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南海湖与黄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残渣态非常接近,反映了沉积的同源性,Pb和Cd次生相则明显在南海湖发生富集,上覆水中重金属81.0%以上均结合在悬浮物上,南海湖水质长期Cu超标的现象是由沉积物的释放造成的,研究证明间隙水为重金属向上覆水迁移起到桥梁通道作用;有机络合物的络合作用超过AVS的沉淀作用,是导致Cu向水相扩散迁移的主导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612 / 6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河流泥沙与污染物相互作用数学模型 [J].
禹雪中 ;
杨志峰 ;
钟德钰 ;
彭期冬 .
水利学报, 2006, (01) :10-15
[2]  
密云水库沉积物中金属元素形态分析研究[J]. 刘晓端,徐清,葛晓立,刘浏,武佃卫.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
[3]   水环境中泥沙作用研究进展及分析 [J].
禹雪中 ;
钟德钰 ;
李锦秀 ;
廖文根 .
泥沙研究, 2004, (06) :75-81
[4]   天然水体铜络合容量的测定与调查 [J].
高焰 ;
王东海 ;
刘娅琳 ;
张怀成 ;
林玉斌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3, (04) :800-803
[5]   官厅水库-永定河沉积物中AVS-SEM的分析 [J].
储昭升 ;
刘文新 ;
汤鸿霄 .
环境化学, 2003, (04) :313-317
[6]   天然水体中铜的形态及其对Q67淡水发光菌的毒性作用 [J].
黄圣彪 ;
王子健 .
环境科学研究, 2003, (02) :43-46
[7]   水体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的研究进展 [J].
方涛 ;
徐小清 .
水生生物学报, 2001, (05) :508-515
[8]   南湖富营养化主要控制因子分析 [J].
陈竑 ;
刘文炜 ;
陈宗永 .
环境科学研究, 1999, (05) :36-40
[9]   底泥中酸性挥发硫及同步浸提金属的测定 [J].
林玉环 ;
郭明新 ;
庄岩 .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03) :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