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空间绩效”机理——基于厦门LBS画像数据和常规普查数据的研究

被引:41
作者
李峰清 [1 ]
赵民 [2 ]
吴梦笛 [1 ]
黄建中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大城市; 多中心; 空间绩效机理; 厦门; LBS画像数据; 普查数据;
D O I
10.16361/j.upf.201705002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厦门为研究案例,采用LBS画像大数据和人口与经济普查、居民出行调查等传统普查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职住静态分布和动态关联分析来认识厦门"岛内-岛外"的空间结构和运转特征,测度其"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空间绩效"并解释其成因机理。研究提出,大城市为应对"大城市病"而实施"多中心"战略,不仅需要在外围地区规划建设足够规模的新城或新城区,使城市在空间形态上实现"多中心",更需要维持组团之间合理的关联强度——如果外围组团的内循环比例提升,则"多中心"结构的"空间绩效"可望提升;而若跨区及向心的通勤比例很高,且以个体机动方式为主导,则原本良好的组团结构也会被瓦解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单中心还是多中心:北京城市就业次中心研究 [J].
于涛方 ;
吴唯佳 .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3) :21-29
[2]   基于居民活动数据的城市空间功能组织再探究——以南京市为例 [J].
陈映雪 ;
甄峰 .
城市规划学刊, 2014, (05) :72-78
[3]   大棋局:厦门空间战略的区域视角 [J].
赵燕菁 .
城市规划学刊, 2012, (05) :1-10
[4]   基于网络社会空间的中国城市网络特征——以新浪微博为例 [J].
甄峰 ;
王波 ;
陈映雪 .
地理学报, 2012, 67 (08) :1031-1043
[5]   论城市规模与交通拥堵的关联性及其政策意义 [J].
宋博 ;
赵民 .
城市规划, 2011, (06) :21-27
[6]   都市区空间结构与绩效——多中心网络结构的解释与应用分析 [J].
韦亚平 ;
赵民 .
城市规划, 2006, (04) :9-16
[7]   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J].
唐子来 .
城市规划汇刊, 1997, (06) :1-11+63
[8]   The number of subcenters in large urban areas [J].
McMillen, DP ;
Smith, SC .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3, 53 (03) :321-338
[9]  
An Approach to Metropolitan Spatial Structure .2 Foley,D. L.,Webber,M. M. Explorations Into Urban Structure .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