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分配与国际气候谈判中的气候公平诉求

被引:28
作者
王文军 [1 ]
庄贵阳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基础四国; 国际气候谈判; 碳预算方案; 碳排放权分配; 气候公平;
D O I
10.13569/j.cnki.far.2012.01.001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从京都到德班气候大会,以"气候公平"为主旨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正逐渐从研究领域走向政治舞台,中德印三国学者提出的"碳预算"方案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碳预算"方案是基于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法,在人际公平与政治可行性之间寻求平衡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部分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对未来国际气候谈判中"公平"含义的理解。随着德班会议的结束,2012年后国际气候政治走向逐渐明朗,"德班增强平台特设工作组"开始为建立2020年全球新型减排行动框架寻找可行方案,以便适合所有缔约方参与。"气候公平"将成为未来国际气候谈判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不同国家的"碳预算"方案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各方案对同一"公平原则"有不同阐释,实质内含了对国家发展权的争夺,为此中国应该争取主动,通盘考虑,以免落入公平陷阱。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碳预算方案:一个公平、可持续的国际气候制度框架(英文) [J].
潘家华 ;
陈迎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0, 31 (01) :5-34
[3]   有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公平性分析 [J].
何建坤 ;
刘滨 ;
陈文颖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6) :14-17
[4]  
德班气候大会艰难通过决议[N]. 裴广江,苑基荣.人民日报. 2011 (003)
[5]  
国际气候制度与中国[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庄贵阳, 2005
[6]  
Meeting Human Development Goals with Low Emissions : An Alternative to Emissions Caps for post-Kyoto from a Developing Country Perspective[J] . JIAHUA PAN.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Politics, Law and Economics . 2005 (1)
[7]   International Equity and Differentiation in Global Warming Policy [J].
Adam Rose ;
Brandt Stevens ;
Jae Edmonds ;
Marshall Wise .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998, 12 :25-51
[8]  
京都议定书 .2 .
[9]  
Contraction and Convergence:A Global Solution to a Global Problem .2 Global Commons Institute. http: //www.gn.apc.org/gci/contconv/cc.html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