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7级地震活动状态分析

被引:11
作者
马宏生 [1 ]
邵志刚 [1 ]
周龙泉 [2 ]
蒋长胜 [3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3]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大陆; 7级地震; 活动状态; 显著性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5 [地震活动性、地震区域划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前人研究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时间非平稳性认识的基础上,将中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活动状态划分为三类,分别为少发时段(平静期)、增多时段、丛发时段(活跃期),将这三类时段简称为:Ⅰ类时段、Ⅱ类时段和Ⅲ类时段。并利用显著性检验对相应划分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中国大陆可能以Ⅱ类时段为其基本状态,Ⅲ类时段和Ⅰ类时段均是在Ⅱ类时段状态上的上下偏离;中国大陆自1901年以来的前后50余年的强震活动基本状态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今后一段时期内的7级以上强震活动可能仍将重复20世纪的活动规律;1901年以来的百年资料显示,每一个Ⅲ类时段前都存在一个Ⅱ类时段,强震活动增强需要一个过程,没有Ⅰ类时段直接进入Ⅲ类时段的先例;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的发生,可能意味着中国大陆已进入Ⅱ类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大陆强震活动的韵律性特征 [J].
张国民 .
地震地质, 1987, (02) :27-37
[2]   中国大陆近代幕式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 [J].
傅征祥 ;
程燕 .
地震, 1986, (02) :28-35
[3]   最优分割在地震分期中的应用 [J].
洪时中 .
西北地震学报, 1984, (01) :49-57
[4]   中国的地震活动性 [J].
梅世蓉 .
地球物理学报, 1960, (01) :1-19
[5]  
中国近代地震目录[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汪素云等主编, 1999
[6]  
中国历史强震目录[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编, 1995
[7]  
1966-1976年中国九大地震[M]. 地震出版社 , 马宗晋 著, 1982
[8]  
中国强地震简目[M]. 地图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编,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