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高青-平南断裂带幔源流体活动特征及其成藏效应

被引:13
作者
曾溅辉
金之钧
张刘平
机构
[1]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北京,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北京,
关键词
幔源流体活动; 成藏效应; 高青-平南断裂; 东营凹陷;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4.05.008
中图分类号
P542.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营凹陷高青-平南断裂带为幔源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该幔源流体主要为岩浆(岩)和CO2气体。高青-平南断裂带幔源流体活动方式和活动强度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该断裂带在古近纪-新近纪至少经历了四期富CO2幔源流体活动。高青-平南断裂带富CO2幔源流体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直接形成无机CO2气藏;②通过能量--热的作用和物质,即CO2的加入,影响水-岩相互作用的强度和方向,从而改善油气储集层的物性;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源岩的排烃效率,增加油气的运移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501 / 5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胜利油田富CO2含金流体及有关成因问题 [J].
赫英 ;
廖永胜 .
地质论评, 2001, (05) :500-507
[2]   地幔流体组成 [J].
张铭杰 ;
王先彬 ;
李立武 .
地学前缘, 2000, (02) :401-412
[3]   东营凹陷热流体活动及其对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 [J].
曾溅辉 .
地球科学, 2000, (02) :133-136+142
[4]   地壳流体与地幔流体间的关系 [J].
杜乐天 .
地学前缘, 1996, (04) :13-21
[5]   地幔流体的前缘研究 [J].
曹荣龙 .
地学前缘, 1996, (04) :2-12
[6]   深部地幔及深部流体 [J].
路凤香 .
地学前缘, 1996, (04) :22-27
[7]   断裂带流体作用及动力学模型 [J].
解习农 ;
李思田 .
地学前缘, 1996, (03) :146-152
[8]   东部油气区天然气中幔源挥发份的地球化学——Ⅱ.幔源挥发份中的氦、氩及碳化合物 [J].
徐永昌 ;
沈平 ;
刘文汇 ;
陶明信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2) :187-192
[9]   起源于地球深部的济阳拗陷CO2气藏 [J].
郑乐平 ;
冯祖钧 ;
徐寿根 ;
廖永胜 .
科学通报, 1995, (24) :2264-2266
[10]  
松辽盆地非生物成因气的探讨[J]. 郭占谦,王先彬.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