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ar基因水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4
作者
苏家琦
吴先军
张红宇
徐培洲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bar基因; 遗传表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随着杂交育种技术的应用,水稻的产量不断提高,品质也得到改善,但田间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及养料仍是造成水稻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利用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具有除草剂抗性的bar基因转入水稻品种中,可有效解决田间杂草和水稻竞争的问题,因为这种基因编码的酶可将除草剂分解掉,却不伤害水稻。尽管bar基因的导入使转基因后代存在着遗传不稳定或基因沉默等问题,但其生理表现、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方面与起始品种比较基本没有差别,因此培育具有bar基因抗性的水稻品种是解决田间杂草问题,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29 / 2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转抗除草剂基因水稻与亲本的稻米理化特性及主要营养成分比较 [J].
沈希宏 ;
崔海瑞 ;
张慧廉 ;
程式华 .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02) :95-97
[2]   抗除草剂水稻新品系“E32HR”的选育 [J].
王才林 ;
赵凌 ;
宗寿余 ;
吕川根 ;
邹江石 .
江西农业学报, 2003, (03) :14-19
[3]   花粉管介导的转bar基因水稻植株的获得及其遗传 [J].
赵凌 ;
王才林 ;
宗寿余 ;
黄骏麒 ;
龚蓁蓁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08) :92-95
[4]   转bar基因水稻恢复系的生理性状和农艺性状 [J].
段发平 ;
范树国 ;
段俊 ;
黎垣庆 ;
梁承邺 .
杂交水稻, 2003, (02) :60-63
[5]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bar基因导入水稻获得可遗传的转基因植株 [J].
王才林 ;
赵凌 ;
宗寿余 ;
吕川根 ;
邹江石 ;
朱卫民 ;
何小兰 ;
黄骏麒 ;
龚蓁蓁 .
江苏农业学报, 2002, (03) :129-133
[6]   水稻抗除草剂基因bar的转育研究 [J].
王才林 ;
赵凌 ;
宗寿余 ;
吕川根 ;
邹江石 ;
何小兰 ;
朱为民 .
作物学报, 2002, (03) :305-309
[7]   转bar基因水稻在杂种优势育种中的利用 [J].
段发平 ;
黎垣庆 ;
梁承邺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1, (04) :329-334
[8]   农杆菌转化花粉愈伤组织获取纯合的转基因水稻植株 [J].
傅亚萍 ;
斯华敏 ;
朱正歌 ;
胡国成 ;
孙宗修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1, (04) :55-58
[9]   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培矮64S实现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的初步研究 [J].
傅亚萍 ;
朱正歌 ;
肖晗 ;
胡国成 ;
斯华敏 ;
于永红 ;
孙宗修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2) :18-21
[10]   抗除草剂基因(BAR)转基因水稻的毒性试验附视频 [J].
王茵 ;
来伟旗 ;
陈建国 ;
梅松 ;
傅逸根 ;
胡欣 ;
张炜煜 .
卫生研究, 2000, (03) :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