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与沃里克大学:创业型大学运行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被引:24
作者
陈霞玲 [1 ]
马陆亭 [2 ,3 ]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运行模式; 研究实力; 地方高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8 [各类型高等学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创业型大学概念被引入我国,但对其模式含义的理解却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通过对MIT和沃里克大学这两个典型案例的对比,认为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商业化是创业型大学的主要特征,但由于不同大学的研究实力、经费渠道和文化背景不同,创业实现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MIT的创业起点是知识,沃里克大学是社会需要;MIT采用主导式的创业战略,沃里克大学采用变革式的创业战略;MIT是"自下而上"的服务型创业方式,沃里克大学是"自上而下"的公司型创业方式;MIT采用的是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沃里克大学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机构。从借鉴的意义看,MIT的创业模式适合于研究型大学,沃里克大学则适合于非研究型大学。对于那些有意向创业型大学迈进的我国地方高校,其运行模式应该以应用研究为起点、以本地区产业发展为服务对象,采用"自上而下"的统一创业文化,创建集学术和创业于一体的组织架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创业型大学:概念内涵、组织特征与实践路径 [J].
邹晓东 ;
陈汉聪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 (03) :54-59
[2]   创业型大学的发展之道:以沃里克大学为例 [J].
刘叶 .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0, 26 (05) :85-92+123
[3]   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模式——亨利·埃茨科维兹《三螺旋》评介 [J].
周春彦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04) :75-77+82
[5]  
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美) 埃兹科维茨, 2007
[6]  
大学运行模式[M].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美)罗伯特·伯恩鲍姆(RobertBirnbaum)著, 2003
[7]  
建立创业型大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美)克拉克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