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黄土区不同施氮水平冬小麦产量形成与氮素利用

被引:17
作者
赵新春
王朝辉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氮肥用量; 冬小麦; 生物量; 籽粒产量; 氮素吸收; 累积; 分配与转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黄土高原南部旱地,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氮素累积和吸收利用的影响,确定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冬小麦生长后期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向籽粒转移的差异,明确合理的氮素用量。供试土壤在有效氮缺乏,肥力中等偏下。试验设不施氮(N1),每公顷分别施80,160和240 kg N(分别以N2,N3和N4表示)。试验期间分期测定了地上部及各器官(茎叶、穗、颖、籽粒)生物量的变化和吸氮量变化。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合适,小麦增产效果特别突出,每公顷施80 kg N,每kg N增产小麦籽粒33 kg,几乎达最大增产值。小麦由氮肥中吸收的氮素远高于由土壤中吸收的氮素。随施氮量增加,同一生育期小麦植株含氮量升高,而后期降低幅度增大;吸氮量显著增加,至灌浆期或收获期达峰值。施用氮肥对后期籽粒氮素累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籽粒累积的氮素大部分来源于生长前期累积在营养体中氮素在灌浆期间的转移。从氮素效率和氮对环境影响来看,每公顷施用80kg N是最佳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0+91 +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施氮量对免少耕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试验初报 [J].
盛祝梅 .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06) :83-84
[2]   施氮水平对优质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子粒生长发育的影响 [J].
蔡瑞国 ;
张敏 ;
戴忠民 ;
田雷 ;
王振林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1) :49-55
[3]   氮肥用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J].
马新明 ;
张娟娟 ;
熊淑萍 ;
胡徐来 ;
何建国 .
麦类作物学报, 2005, (06) :80-85
[4]   氮用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J].
冯伟 ;
李晓 ;
郭天财 ;
朱云集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4) :22-25
[5]   氮素水平对不同基因型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子粒灌浆进程的影响 [J].
蔡瑞国 ;
王振林 ;
李文阳 ;
张敏 ;
周筑南 .
华北农学报, 2004, (04) :36-41
[6]   不同氮、磷用量对杂种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J].
张永丽 ;
李雁鸣 ;
肖凯 ;
李小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3) :231-236
[7]   氮素施用对超高产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康国章 ;
王永华 ;
郭天财 ;
朱云集 .
作物学报, 2003, (01) :82-86
[8]   小麦根系对水分和氮肥的生理生态反应 [J].
李秧秧 ;
邵明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04) :383-388
[9]   不同生育时期施氮对冬小麦旗叶衰老和粒重的影响 [J].
岳寿松 ;
于振文 ;
余松烈 ;
许玉敏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2) :43-47
[10]   我国旱地土壤合理施肥之刍议 [J].
李生秀 ;
赵伯善 .
土壤通报, 1991, (04) :145-14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