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真的丧失了吗

被引:10
作者
丁平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2]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关键词
中国制造; 成本优势; 转型升级;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3.05.011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分利用劳动力丰裕要素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制造业的快速增长,大大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学术界和实际部门的同志普遍认为,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环境约束的日渐增强以及政策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制造"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已经丧失。然而,本文基于要素结构、贸易竞争力和对外投资规模等指标的分析,却表明"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并未丧失,低成本生产的空间依然存在。同时,本文分析了支撑"中国制造"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并指出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全球竞争新格局与中国产业发展趋势 [J].
金碚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5) :5-17+121
[2]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 [J].
金碚 .
求是, 2012, (07) :24-26
[3]  
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中国分享第二波全球化红利的战略选择[J]. 刘志彪.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4]   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和新兴经济的新挑战 [J].
朱民 .
国际金融研究, 2011, (10) :4-12
[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依据研究 [J].
韩琪 .
国际经济合作, 2011, (05) :14-17
[6]   全球化、要素分工与中国的战略 [J].
张二震 .
经济界, 2005, (05) :18-19
[7]  
《资本论》的现代解析[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洪银兴,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