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因子指数法的海浪河水质评价

被引:49
作者
朱灵峰
王燕
王阳阳
张楠
程萌
陈桂霞
张召跃
机构
[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关键词
海浪河; 污染物; 单因子指数法;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2.03.027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海浪河流域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水节霉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在海浪河流域的监测断面中,大部分断面属于中度污染,水体主要污染物为COD和总氮,水体富营养化较严重。初步推测水节霉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有机物浓度和氮源。
引用
收藏
页码:326 / 32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节霉生长水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张召跃 ;
王海燕 ;
朱灵峰 ;
张乐 ;
雷书凤 ;
周岳溪 ;
王业耀 .
环境工程学报, 2011, 5 (05) :1035-1040
[2]   改良综合指数法及其在上海市水源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陈仁杰 ;
钱海雷 ;
袁东 ;
阚海东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02) :431-437
[3]   模糊综合评价法用于京杭运河扬州段的水质评价 [J].
徐晓云 ;
陈效民 ;
谢继征 .
中国给水排水, 2008, 24 (24) :107-110
[4]   因子分析法在黄柏河下游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张彩香 ;
王焰新 ;
张兆年 .
水资源保护, 2005, (04) :11-14
[5]   因子分析及其在河网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任广平 ;
邹志红 ;
孙靖南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5, (04) :91-94
[6]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 [J].
刘开第 ;
庞彦军 ;
张博文 .
环境工程, 2000, (02) :58-60+6
[7]  
城市总体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J].劳期团;.中国环境科学.1990, 02
[8]  
灰色预测理论与评价方法在水环境中的应用研究.[D].刘金英.吉林大学.2004, 02
[9]  
真菌的形态和分类.[M].戴芳澜 著.科学出版社.1987,
[10]  
低等真菌分类与图解.[M].刘波 著.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