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危险饮酒与脂代谢 糖耐量变化及动脉硬化的关系

被引:9
作者
彭易清 [1 ]
林婉媚 [2 ]
聂伟明 [1 ]
陈悦明 [1 ]
陈锦国 [1 ]
陈志松 [1 ]
机构
[1] 广东省东莞市沙田医院检验科
[2]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危险饮酒; 脂代谢; 动脉硬化; 糖耐量减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1 [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 R543 [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长期危险饮酒与脂代谢、糖耐量变化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长期危险饮酒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饮酒分类标准和1999年的糖耐量低减标准,从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中选出符合以上条件男性96例(A组);根据体检者自愿的原则将A组分为禁酒组(A1组)48例,危险饮酒组(A2组)48例;非饮酒符合糖耐量正常者56例(B组)。先量体检者的收缩压,然后抽取A、B两组体检者的空腹和进食75g葡萄糖的2h血样,空腹血样分别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的浓度;餐后2h血样分别测定2h血糖(BG)和2h胰岛素(Ins)的浓度;6个月和2年后,以同样的方法测定A1组和A2组血样的相关项目。结果A组体检者血清中的FBG、2hBG、FIns、2hIns、TG、TC、LDL-C的浓度均较B组明显升高,而HDL-C和ApoA1明显下降;6个月后,A1组与A2组及B组相比,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有了明显的改善,糖耐量低减状态明显好转;2年后A1组的所有检测指标基本接近B组水平,而A2组主要表现为高TG和TC及低HDL-C血症、代偿性高Ins血症、胰岛素抵抗,糖耐量状态显著恶化。结论禁酒或控制饮酒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并对脂代谢紊乱进行积极的治疗,改善糖耐量状态,可有效控制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19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库普弗细胞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 [J].
李芬 ;
管小琴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 (05) :639-641
[2]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糖耐量变化的关系 [J].
田声放 ;
李长贵 ;
康维强 ;
乔树宾 ;
松尾修三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2, (04) :39-42
[3]   肥胖致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J].
杨凌辉 ;
邹大进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2, (03) :82-84
[4]   胰岛素抵抗是糖耐量正常人群糖耐量恶化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J].
李光伟 ;
陈燕燕 ;
张景玲 ;
王金平 ;
郑辉 ;
姜亚云 ;
胡英华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0, (02) :13-16
[5]  
血脂的基础与临床[M].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叶平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