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站水沙关系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4
作者
王利花 [1 ]
周云轩 [2 ]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通站; 水沙; 降水; 水利工程;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60365
中图分类号
P336 [水文站];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大通水文站是长江进入河口的第一个关键界面,其水沙关系的变化不但直接影响河流本身的发展演变,也影响着河口三角洲的发育过程。深入研究大通站水沙关系的驱动因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长江流域的输沙规律,可为流域地貌演变和对人类活动响应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数理统计方法,重点从降水变化、径流变化、水利水土工程等方面定性定量地研究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通站水沙演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954—2000年间降水量和输沙量变化特征较为一致,说明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通站泥沙输移的变化过程,其更多地体现在对泥沙输移长期性变化的影响方面;2001—2010年输沙量急剧下降,大型水利工程的实施等人类活动对泥沙输移的影响是近10年来大通站入海泥沙急剧变化的直接诱因和主要原因,其主要体现在短时间尺度上。
引用
收藏
页码:226 / 2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长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水体关键动力参数的遥感反演研究及应用.[D].王利花.华东师范大学.2014, 10
[2]  
中国流域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对(河流)入海泥沙的影响.[D].戴仕宝.华东师范大学.2006, 10
[3]  
Recent trends in the suspended sediment loads of the world's rivers.[J].D.E. Walling;D. Fang.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2003, 1
[4]  
长江泥沙公报.[M].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编.长江出版社.2012,
[5]   黑龙江建三江地区地下水动态趋势突变点分析 [J].
危润初 ;
肖长来 ;
方樟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 (01) :202-210
[6]   中国江河水沙变化趋势与主要影响因素 [J].
胡春宏 ;
王延贵 ;
张燕菁 ;
史红玲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 (04) :524-532
[7]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防治的实践与发展对策 [J].
廖纯艳 .
中国水土保持, 2009, (01) :1-3+51
[8]   近50年来中国主要河流入海泥沙变化 [J].
戴仕宝 ;
杨世伦 ;
郜昂 ;
刘哲 ;
李鹏 ;
李明 .
泥沙研究, 2007, (02) :49-58
[9]   长江大通站输沙量时间序列分析研究 [J].
应铭 ;
李九发 ;
万新宁 ;
沈焕庭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1) :83-87
[10]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历史发展过程探讨 [J].
史立人 .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