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石炭二叠系的构造模式与烃储

被引:1
作者
徐中英
机构
[1]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二叠系; 块体; 构造模式; 川东地区; 四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东部褶皱带沉积岩覆盖由几套塑性岩层相隔,可分为若干相互有差异的构造层系。其中石炭二叠系的碳酸盐岩层系,是重要的找烃目的层系之一。对应地表一个单一的侏罗系褶皱背斜,石炭二叠系构造往往解体为若干不同特征的断块,并且可以归纳为一个五块体的构造模式。它们依次是后沿陡折块、上冲块、前沿陡折块、坳陷块和反冲块。钻井的综合资料表明,烃储存在于上冲块和反冲块上,其中石炭系气藏为构造和断层圈闭类型,二叠系气藏则为裂缝圈闭类型。裂缝发育于对冲两块的拱曲之中。追踪和分析一个构造不同部位的一系列剖面,可以得出由水平应力作用而形成的构造的发展演化过程。本文列举实例分析了各种构造特征的形成机理。石炭二叠系构造与地表构造的另一个区别是,同一构造不同块体的走向可以是交叉的,说明褶皱的形成经受了不同时期不同方向的多次应力作用,即存在着褶曲的叠合。实践表明,两组褶皱轴线交汇的部位,往往裂缝特别发育,可以找到较高的产量和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0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