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东南部杂交中稻抗高温伏旱影响的对策

被引:5
作者
徐富贤 [1 ]
熊洪 [1 ]
李经勇 [2 ]
朱永川 [1 ]
张林 [1 ]
郭晓艺 [1 ]
刘茂 [1 ]
机构
[1]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2] 重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中稻; 高温伏旱; 四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3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东南部现有高温伏旱区稻田146.7万hm2,杂交中稻抽穗至成熟受高温危害严重,造成籽粒充实度差、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整精米率和结实率降低。为此,笔者提出了搞好稻田抗旱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抽穗开花期耐高温良种、利用旱育秧提早抽穗避过高温发生期、本田稀植足肥促进优质高产和在易受极端高温伏旱危害地区改种秋作及蓄留再生稻的应对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川东南冬水田杂交中稻进一步高产的栽培策略
    徐富贤
    熊洪
    朱永川
    杨大金
    王贵雄
    [J]. 作物学报, 2007, (06) : 1004 - 1009
  • [2] 冬水田杂交中稻组合类型对强化栽培的适应性
    徐富贤
    熊洪
    朱永川
    郑家奎
    曾循明
    万绪奎
    唐荣华
    杨大金
    周远清
    [J]. 作物学报, 2005, (04) : 493 - 497
  • [3] 川东南杂交中稻超稀栽培对稻米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的影响
    徐富贤
    郑家奎
    朱永川
    王贵雄
    杨大金
    刘康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5) : 686 - 691
  • [4] 灌浆期气象因子对杂交中籼稻米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徐富贤
    郑家奎
    朱永川
    王贵雄
    不详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03, (01) : 73 - 77
  • [5] 水稻旱育秧的增产原理与应用效果评价
    徐富贤,洪松
    [J]. 西南农业学报, 1996, (04) : 12 - 16
  • [6] 自然高温对杂交稻开花受精的影响
    朱兴明
    曾庆曦
    宁清利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1983, (02) : 37 -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