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同工酶鉴定

被引:6
作者
袁凤杰
徐金星
杨庆凯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菌;同工酶;生理小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6.5,S435.651 [];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10个生理小种的5种同工酶图谱。结果表明,不同小种同工酶酶谱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表型异质性。将同工酶谱进行编码分析,表明在5种同工酶酶谱中4、5、8号生理小种各具有独特的谱带编码,可将其作为该小种的特征谱带,其中4号小种表现尤为特别,说明其具有独特的遗传背景,建议建立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同工酶酶谱标准码,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工作提供一辅助性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棉花黄萎菌(Verticiliumdahliae)菌系及鉴定技术 [J].
吴献忠 ;
李凤玲 ;
王月福 ;
孟昭礼 .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03) :91-92
[2]   玉米过氧化物酶酶谱编码与品种鉴别 [J].
张建华 ;
郭庆法 ;
李霞 ;
韩志景 ;
孟繁义 .
作物学报, 1996, (02) :251-253
[3]   绥化地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消长变化的研究 [J].
马淑梅,李宝英 .
大豆科学, 1994, (04) :281-285
[4]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酯酶同工酶特性的研究 [J].
刘曙照 ;
李清铣 ;
不详 .
植物病理学报 , 1992, (02) :179-183
[5]   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抗性鉴定研究 [J].
杨庆凯 ;
齐永安 ;
张晓刚 ;
武天龙 .
中国农学通报, 1988, (05) :27-29
[6]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ora Sojina Hara)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初报 [J].
黄桂潮 ;
霍虹 ;
张再兴 ;
芦官仲 ;
马淑梅 .
大豆科学, 1984, (03) :231-235
[7]   我国棉花枯萎病菌酯酶同工酶测定初报 [J].
吕金殿 ;
牛淑贞 ;
甘莉 .
植物病理学报, 1982, (02) :43-47
[8]  
同工酶技术及其应用[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胡能书,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