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学说面临的挑战

被引:18
作者
朱炳泉
崔学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板块构造学说; 大火成岩省; 大陆增长; 壳幔耦合;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6.03.001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板块构造学说揭示了海底扩张和板块的水平运动现象,阐明了与板块边界相联系的岩浆活动。但大量资料表明地球历史上岩石圈板块与软流圈是同步耦合运动的,而不是在软流圈上滑移。全球扩张与俯冲的不对称性现象也是不吻合于板块构造理论所期望的。安第斯弧作为洋陆俯冲的典范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上均缺少证据。对于与俯冲带相关的弧后引张、大陆增生、地壳物质返回地幔和成矿作用方面均存在较多的问题。大火成岩省所揭示的岩浆活动现象超越了板块构造的格局,并发生在整个地质历史时期和更广泛的地域范围。大火成岩省学说所解释的大陆增长、地壳物质返回地幔和成矿作用过程完全不同于板块构造学说。驱动地幔柱的深地幔对流假说允许岩石圈板块与下伏软流圈一起运动,吻合铅同位素所揭示的岩石圈与软流圈长期耦合的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265 / 2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亚洲大陆中部壳体东、西部历史-动力学的构造分异及其意义 [J].
陈国达 ;
彭省临 ;
戴塔根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1) :7-16
[2]   自主创新研究亚洲陆海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之必要 [J].
陈国达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1) :5-6
[3]   红河成矿带壳幔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年代学研究 [J].
邹日 ;
朱炳泉 ;
孙大中 ;
常向阳 .
地球化学, 1997, (02) :51-61
[4]  
地球化学省与地球化学急变带[M]. 科学出版社 , 朱炳泉著, 2001
[5]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Late Mesozoic basic and ultrabasic rocks from the Andes (23–32°S) – implications for the Andean mantle[J] . Friedrich Lucassen,Monica Escayola,Rolf L. Romer,José Viramonte,Kerstin Koch,Gerhard Franz.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2002 (3)
[6]  
Trace element and isotopic evidence for two types of crustal melting beneath a High Cascade volcanic center, Mt. Jefferson, Oregon[J] . Richard M. Conrey,Peter R. Hooper,Peter B. Larson,John Chesley,Joaquin Ruiz.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200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