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栉水母动物化石——华南伊迪卡拉纪的“八臂仙母虫”

被引:15
作者
唐烽 [1 ,2 ]
尹崇玉 [1 ,2 ]
Stefan Bengtson [3 ]
刘鹏举 [1 ,2 ]
王自强 [4 ]
陈寿铭 [1 ,2 ]
高林志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国地质科学院地层学及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3] 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4]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陡山沱组; 庙河生物群; 八臂仙母虫; 伊迪卡拉生物群; 栉水母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华南伊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保存的磷酸盐化球状化石中有一部分被认为是最早的后生动物胚胎化石,但由于缺乏成年或幼年过渡期的化石证据,对这些最早微化石的动物属性还一直存在争议。最近在贵州江口县翁会地区伊迪卡拉(震旦)系陡山沱组的页岩中发现一个与"庙河生物群"相似的宏体碳质压膜化石群,其中包含一个盘状的宏体化石新类型——八臂仙母虫(Eoandromeda octobrachiata,Tang et al.2008),具有八条螺旋状辐射的旋臂,封闭在一个包膜内。这种八辐射结构在八射珊瑚和栉水母动物中都可见到,但同时具有的螺旋特性与现生的所有类群都无法对比。在贵州陡山沱组的"瓮安生物群"中发现的球状胚胎化石同样具有螺旋性状,尽管还没有直接的个体发育证据,但我们认为新属种可能代表这些螺旋状胚胎化石的成年实体化石。最新报道的南澳大利亚Rawnsley石英岩层中也发现相似的印痕化石,被归为同一类别,表明华南的"庙河生物群"与澳大利亚的"伊迪卡拉生物群"时代相当。翁会化石库中少量出露的三辐射化石与俄罗斯"白海生物群"的典型分子—Albumares和Anfesta可以对比。新发现的倾斜保存的八臂仙母虫化石和碳质条带呈子午线状排列的核桃状化石,可能是该类化石归属栉水母类的有力证据,这一发现推测可将栉水母类的最早化石记录从"澄江生物群"的早寒武世推前大约3千万年。
引用
收藏
页码:543 / 5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湖北宜昌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天柱山卵囊胞——Tianzhushania的新认识 [J].
尹磊明 ;
周传明 ;
袁训来 .
古生物学报, 2008, (02) :129-140
[2]   华南伊迪卡拉纪“庙河生物群”的属性分析 [J].
唐烽 ;
尹崇玉 ;
刘鹏举 ;
段德麟 ;
高林志 .
地质学报, 2008, (05) :601-611+725
[3]  
Octoradiate Spiral Organisms in the Ediacaran of South China[J]. TANG Feng YIN Chongyu Stefan BENGTSON LIU Pengju WANG Ziqiang GAO Linzhi 1 Institute of Geology,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37, China 3 Department of Palaeozoology, Swedis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Box 50007, SE-10405,Stockholm, Sweden 4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4]   澄江化石库中的双胚层动物新知 [J].
舒德干 ;
Simon CONWAY MORRIS .
地学前缘, 2006, (06) :227-233
[5]  
A new discovery of macroscopic fossils from the Ediacaran Doushantuo Formation in the Yangtze Gorges area[J]. Bengtson Stefa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12)
[6]   黔东北新元古代陡山沱期宏体藻类的固着器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J].
王约 ;
王训练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6, (02) :154-164
[7]   贵州松桃南华系大塘坡组凝灰岩锆石SHRIMPⅡ U-Pb年龄 [J].
尹崇玉 ;
王砚耕 ;
唐烽 ;
万渝生 ;
王自强 ;
高林志 ;
邢裕盛 ;
刘鹏举 .
地质学报, 2006, (02) :273-278
[8]   长江三峡地区埃迪卡拉(震旦)系锆石U-Pb新年龄对庙河生物群和马雷诺冰期时限的限定(英文) [J].
尹崇玉 ;
唐烽 ;
柳永清 ;
高林志 ;
杨之青 ;
王自强 ;
刘鹏举 ;
邢裕盛 ;
宋彪 .
地质通报, 2005, (05) :393-400
[9]   新元古代陡山沱期庙河生物群在贵州江口的发现 [J].
赵元龙 ;
何明华 ;
陈孟莪 ;
彭进 ;
喻美艺 ;
王约 ;
杨荣军 ;
王平丽 ;
张振晗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4, (18) :1916-1918
[10]   “动物胚胎”——对瓮安地区陡山沱组微体化石的错误解释 [J].
薛耀松 ;
周传明 ;
唐天福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9, (01)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