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调查:中国“新大学”发展研究

被引:7
作者
柳友荣
机构
[1] 池州学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新建本科院校; 新大学; 发展良好的新大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1998年,我国政府将大众化正式列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近期发展目标,相继批准设立24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新大学"的发展面临着资金和人才不足、师资结构失衡、学科基础薄弱、管理水平偏低的困境。发展良好的"新大学"具有的总体特点有学校规模定位一般为1—2万人;目标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数一般保持在20—40个较为适宜;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人才培养定位和方案、课程结构和内容应充分体现"应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73 +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新大学”去同质化发展的策略 [J].
柳友荣 ;
黄国萍 .
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1) :68-71
[2]   英国新大学运动及其对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启示 [J].
柳友荣 .
高等教育研究, 2011, (08) :94-99
[3]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期本、专科学生求学满意度差异分析 [J].
张兴 ;
陈健 ;
刘俊学 .
现代大学教育, 2009, (04) :88-92
[4]   “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 [J].
陈小虎 .
江苏高教, 2008, (01) :86-88
[5]   论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的十大关系 [J].
朱中华 .
现代大学教育, 2005, (01) :102-105
[6]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我国应用型本科的比较研究 [J].
张庆久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08) :31-33
[7]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有效途径 [J].
黄双华 ;
蒲利春 ;
陈伟 ;
胡洪良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04) :124-126+144
[8]   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 [J].
潘懋元 ;
吴玫 .
复旦教育论坛, 2003, (03) :5-9
[9]   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应用型大学 [J].
郑国强 .
教学研究, 2000, (03) :227-229
[10]   校企合作: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J].
蔡克勇 .
求是, 1998, (06)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