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部一次罕见强对流天气的中小尺度系统特征分析

被引:44
作者
朱平 [1 ,2 ]
俞小鼎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2] 青海省气象台
[3] 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强对流; 中小尺度系统; 传播; 地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 [天气过程的分析];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2016年8月17-18日青藏高原东北部出现了罕见的大冰雹、短时暴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运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葵花静止气象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观测资料分析了此次强对流过程的大气环境场和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和对流传播机制。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明显,属于低层暖平流强迫型。水汽输送主要来自南海。维持较长时间的弱冷锋是强对流的地面触发机制;对流云团逐渐演变为MCC,对流传播整体具有沿着河谷往层结不稳定区的正向和往低层入流风的反向传播的特征。河谷地形是影响对流移动和传播路径的关键;强对流风暴单体生命史均较长,强降雹单体为类超级单体和普通多单体,强降水回波属于多单体线状对流。降雹单体整体比降水单体发展得更强,变化幅度更大,尤其是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的变化更剧烈。强对流开始前单体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均是先增后降;几处局地雷暴大风是由雷暴云团内弱降水在较厚的环境干层蒸发而显著降温所产生的较大负浮力或由线状对流中强降水拖曳导致的强下沉辐散气流造成,雷达回波具有质心急剧下降或中层径向速度辐合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西北地区东部雷暴特征及24h预报研究.[D].孔德兵.兰州大学.2016, 08
[2]   A numerical case study on a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over the Qinghai-Xizang (Tibetan) Plateau [J].
Zhu, GF ;
Chen, SJ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3, 20 (03) :385-397
[3]  
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M].孙继松.气象出版社.2014, 978-7-5029-5917-3
[4]  
青海天气气候.[M].王江山主编;.气象出版社.2004,
[5]  
青藏高原气候.[M].戴加洗主编;.气象出版社.1990,
[6]   基于多源数据的青藏高原夏季降水与水汽输送的联系 [J].
谢欣汝 ;
游庆龙 ;
保云涛 ;
孟宪红 .
高原气象 , 2018, (01) :78-92
[7]   青藏高原近30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韩熠哲 ;
马伟强 ;
王炳赟 ;
马耀明 ;
田荣湘 .
高原气象, 2017, 36 (06) :1477-1486
[8]   近55年来中国西北地区降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刘维成 ;
张强 ;
傅朝 .
高原气象, 2017, 36 (06) :1533-1545
[9]   西北东部暖区大暴雨中尺度系统演变特征 [J].
赵庆云 ;
傅朝 ;
刘新伟 ;
陈晓燕 ;
周晓军 .
高原气象, 2017, 36 (03) :697-704
[10]   强对流天气预报的一些基本问题 [J].
郑永光 ;
陶祖钰 ;
俞小鼎 .
气象, 2017, 43 (06) :64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