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间失配”走向“空间适配”——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规划选址影响要素评析

被引:22
作者
凌莉
机构
[1]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空间失配; 空间适配; 保障性住房; 规划选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运用"空间失配"这一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回顾上海市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实施历程,着重从就业机会的提供、就业的可达性和服务设施的配套等三个角度对规划选址要素进行分析,揭示以中低收入人群为主要对象的上海保障性住房规划选址由"空间失配"逐步走向"空间适配"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匹配——基于城市经济学角度的思考 [J].
郑思齐 ;
龙奋杰 ;
王轶军 ;
于璐 .
城市问题, 2007, (06) :56-62
[2]   基于空间失配理论的上海市中低价位商品房选址研究 [J].
钱瑛瑛 ;
陈哲 ;
徐莹 .
现代城市研究, 2007, (03) :31-37
[3]   “空间不匹配”假设与城市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美国相关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周江评 .
现代城市研究, 2004, (09) :8-14
[4]  
社会保障概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孙光德,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