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与识别

被引:3
作者
师生宝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研究现状; 形成; 聚集; 识别;
D O I
10.16028/j.1009-2722.2006.10.006
中图分类号
P744.4 [石油和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824 ;
摘要
探讨了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形成条件和机理、水合物矿藏的聚集方式。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除了必要的气体和水,还需要一定的温压和地质条件;其形成机理可用高渗漏系统和弱渗漏系统来解释;天然气水合物在沉积物中主要以构造聚集和地层聚集的方式存在。综述了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识别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37 +37-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天然气水合物及其勘探前景 [J].
王敏生 .
中外能源, 2006, (02) :4-7
[2]   天然气水合物的识别标志及研究进展 [J].
王虑远 ;
徐振中 ;
陈世悦 ;
杨淑卿 ;
马在田 .
海洋通报, 2006, (02) :55-63
[3]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及资源量估算 [J].
葛倩 ;
王家生 ;
向华 ;
胡高伟 .
地球科学, 2006, (02) :245-249
[4]   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特征 [J].
蒲晓强 ;
钟少军 .
海洋科学, 2006, (03) :73-78
[5]   替代石油的能源——天然气水合物 [J].
罗艳托 ;
朱建华 ;
陈光进 .
天然气工业, 2005, (08) :28-30+4
[6]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演化特征及对形成水合物的影响 [J].
陈多福 ;
冯东 ;
陈光谦 ;
陈先沛 ;
Lawrence M Cathles .
沉积学报, 2005, (02) :323-328
[7]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和分布 [J].
姚伯初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02) :81-90
[8]   青藏高原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与分布预测 [J].
陈多福 ;
王茂春 ;
夏斌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1) :165-172
[9]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探新技术 [J].
陈敏 ;
曹志敏 ;
龚建明 ;
郑建斌 ;
安伟 .
矿物岩石, 2004, (04) :102-107
[10]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技术综述 [J].
刘影 ;
史謌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984-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