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农民宅基地增值收益形成及估算

被引:14
作者
穆向丽 [1 ]
巩前文 [2 ]
机构
[1]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2] 不详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农民宅基地; 增值收益; 估算;
D O I
10.13300/j.cnki.hnwkxb.2014.03.017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近年来破解城镇建设用地瓶颈的探索性政策。通过分析增减挂钩中农民宅基地增值收益的形成路径,明确了用途变更是增值收益形成的关键因素。构建农民宅基地增值收益估算方法,采用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镇"宅基地换房"项目资料进行了实证估算。结果发现,拆旧区的农民宅基地在实施占补平衡后,剩余土地通过招拍挂方式完全用于居住用途,增值收益最高,达到876万元/hm2。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完全公开增减挂钩项目的相关信息;建立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审慎推广实施增减挂钩,防止"拆房圈地"等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及土地收益分配:效率与公平 [J].
姜和忠 .
农村经济, 2011, (04) :44-48
[2]   城镇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理论研究 [J].
李梅 .
经济问题, 2009, (09) :46-47+74
[3]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与土地价值增值研究 [J].
张安录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4) :4-6
[4]   论我国两种性质的征地补偿标准 [J].
许坚 .
中国土地科学, 1996, (S1) :66-69
[5]   市场经济与征地制度 [J].
张小铁 .
中国土地科学, 1996, (01) :17-20
[6]   征地补偿费的经济分析 [J].
贾宪威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3) :394-395
[7]  
我国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 高雅.西南财经大学. 2008
[8]  
关于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的思考[D]. 张玲.江西师范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