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的新趋势:农村非农化理论研究

被引:10
作者
鲁明泓
机构
[1] 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
关键词
非农化; 工业化; 亚洲; 就业; 不发达国家; 农村; 非农活动; 乡村地理; 聚落地理; 劳动力; 农村非农产业; 工业布局模式; 乡村工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1.3 [发展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4 ; 020106 ;
摘要
<正> 许多发达国家当年的农村非农化是与工业化、城市化联系在一起的,现在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非农化实践与之有明显的不同。第一,非农化已不限于工业化,还包括第三产业在内的其它产业的发展。第二,非农化已不等于城市化。也就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不需进城市,农村办工业、办第三产业同样可以消化、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并可避免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曾得过的“城市病”。因此,国外许多发展经济学家纷纷将研究重点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转移这些比较成熟的领域,转到农村非农化这个活生生的现实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经济学家建立了一些初步的理论框架,取得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成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3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