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点”灸疗法可改善慢阻肺疾病的肺功能

被引:8
作者
程爱萍
机构
[1] 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热敏点; 针灸疗法; 艾灸;
D O I
10.19717/j.cnki.jjun.2011.02.021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热敏点"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为治疗该病症提供一种的简便、高效、速效的新疗法。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样本,随机分配到"热敏点"灸治疗组、传统灸疗组和西医对照组各30例。"热敏点"灸治疗组采用在热敏点实施温和灸加西医常规的方法治疗,传统灸疗组采用在传统辨证取穴实施温和灸加西医常规的方法治疗,西医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处理:抗炎、平喘、化痰止咳治疗。三组均30d为1个疗程,共治疗1疗程,并以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和慢阻肺较为敏感的肺功能中FEV1、FEV1/FVC及FEV1%为观察指标,各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FEV1、FEV1/FVC、FEV1%值,并详细记录临床症状变化及肺功能变化,观察以上三种不同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并比较三组之间疗效的差异。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FEV1/FVC、FEV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比较,热敏点灸组与西医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传统灸疗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灸疗组与西医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点灸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1例(33.67%)和17例(56.67%);传统灸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例(15.00%)和20例(75.00%);西医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例(10.00%)和22例(73.33%)。三组之间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0.00%、83.33%,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热敏点灸组疗效优于传统灸疗组﹙p<0.05),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p<0.01)。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1+65 +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进展 [J].
罗正海 ;
谢雪梅 ;
李宁 ;
肖欣荣 .
西部医学, 2006, (01) :100-102
[3]   艾灸疗法作用机理国内外研究进展 [J].
王磊 ;
李学武 ;
张莉 .
中国针灸, 2001, (09) :56-59
[4]   针刺、艾灸、针加灸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钠素含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J].
张英 ;
刘又香 ;
潘克英 .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1, (02) :20-21+3
[5]   艾灸足三里、关元穴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J].
姜小英 .
四川中医, 2001, (03) :75-75
[6]   节气灸与支气管哮喘肺功能变化关系初探 [J].
陈铭 ;
蔡宗敏 ;
卢希玲 ;
郑偶然 ;
陈志斌 ;
不详 .
中国针灸 , 2000, (03) :27-28
[7]  
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陈日新,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