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与四川攀枝花城市的形成

被引:11
作者
刘吕红 [1 ]
阙敏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
[2]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
关键词
三线; “三线”建设; 攀枝花; 资源型城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60206 ;
摘要
攀枝花是一座年轻的资源型城市,其形成与"三线"建设紧密相关。攀枝花城市形成路径为"三线"建设推动西部工业发展→攀枝花钢铁基地是西部工业的重点→以攀钢基地为基础而形成攀枝花城市。影响攀枝花城市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形势判断是背景;资源禀赋是基础;区位特别是条件;政府组织是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备战:三线建设大揭秘 [J].
陈东林 .
文史博览, 2009, (06) :4-7
[2]   “三线”建设:西部工业文明的曙光 [J].
郝静 .
中国档案, 2009, (06) :80-81
[3]  
中国企业史[M]. 企业管理出版社 , 郑学檬主编, 2002
[4]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薄一波著, 1993
[5]  
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彭敏 主编, 1989
[6]  
六十年代三线建设决策文献选载. 党的文献 . 1995
[7]  
攀枝花市志"第十六篇中国共产党渡口市委员会". 四川省攀枝花市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科技出版社 . 1994
[8]  
历经风雨花更艳——攀枝花地名变更的故事. 陈莉. 攀枝花日报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