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中后期岩相单元的细分研究

被引:23
作者
撒利明
王天琦
师永民
鲁明春
杜文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2] 成都理工大学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 青海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
[5] 玉门石油研究院
关键词
油田开发; 岩相单元; 剩余油;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2.04.010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油田开发中后期建立在原小层对比和沉积微相基础上的储层地质模型已不能适应调整挖潜和剩余油分布研究的要求 ,需要在小层划分的基础上 ,进一步细分到岩相单元。本文以大庆长垣南部葡北油田葡I组油层为例提出岩相单元的概念 ,通过现代沉积研究论证岩相单元细分的可行性 ,结合密井网测井曲线分析旋回性、隔夹层分布的稳定性及目前经济技术和采油工艺等 ,探讨细分单元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岩相单元细分的基本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595 / 5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扇三角洲储层露头精细研究方法 [J].
贾爱林 ;
穆龙新 ;
陈亮 ;
黄石岩 .
石油学报, 2000, (04) :105-108+125
[2]   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方法 [J].
赵翰卿 ;
付志国 ;
吕晓光 ;
田东辉 ;
王广运 .
石油学报, 2000, (04) :109-113+125
[3]   高含水后期油田细分单砂层的地质研究 [J].
吕晓光 ;
于洪文 ;
田东辉 ;
郑兴范 .
新疆石油地质, 1993, (04) :345-349
[4]   储层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 [J].
张昌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2, (03) :344-350
[5]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窦之林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