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法核算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3
作者
项歌德 [1 ]
朱平芳 [2 ]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
[2] 上海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对偶法; 全要素生产率; 传统方法; 差异; 适用性;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0.11.007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结合卢卡斯(1988)的人力资本模型发展了一种基于人力资本的对偶法测度全要素生产率。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为研究对象,同时运用对偶法和传统测度方法测度上海市全要素生产率,验证了经济增长率的变动更多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而不是投入要素的变动,同时发现两种方法测度结果差异显著。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差异来源于直接资本价格与间接资本价格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不一致性。通过对两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讨论,可以认为对偶法是传统测度方法的一种有益补充。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重估上海物质资本存量:1978~2008 [J].
廖远甦 .
上海经济研究, 2009, (12) :96-103
[2]   基于对偶法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核算 [J].
徐现祥 ;
舒元 .
统计研究, 2009, 26 (07) :78-86
[3]   中国城市人力资本的估算 [J].
朱平芳 ;
徐大丰 .
经济研究, 2007, (09) :84-95
[4]   当前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中的几个问题 [J].
何锦义 ;
刘树梅 ;
刘晓静 .
统计研究, 2006, (05) :29-35
[5]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6]   What explain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East Asia? Evidence from the factor markets [J].
Hsieh, CT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2, 92 (03) :502-526
[7]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factor prices in East Asia [J].
Hsieh, CT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 89 (02) :1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