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中不同梯田空间配置的水土保持效应

被引:18
作者
刘世梁 [1 ]
王聪 [1 ]
张希来 [2 ]
杨珏婕 [1 ]
邱扬 [3 ]
王军 [4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陕西省国家建设征地服务中心
[3]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4]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土地整理; 梯田建设; WEPP模型;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1.04.022
中图分类号
S157.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WEPP坡面土壤流失模型,基于典型区的土地整理项目状况,模拟不同坡度条件下,梯田空间配置的水土保持效应,通过对坡度、降雨量和梯田层次的设置,分析30种情景模式下,土壤流失量和产沙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物理过程的WEPP机理模型能够较好地定量模拟土壤在坡面上的流失情况。总体上看,梯田建设对于土壤流失量和产沙量都具有明显的影响:对于土壤流失量来说,梯田调控了土壤在坡面上流失的空间特征,降低了土壤坡面流失情况;对于产沙量来说,梯田建设有效拦截了产沙过程,随着坡度从5°到25°,拦截率从20%上升到84%;对于梯田数量来看,梯田数目越多,土壤流失量越低,但是产沙量变化不大。对比不同坡度和降雨强度,坡度和降雨强度仍是决定性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2+68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土地整理中水平梯田田面宽度优化研究
    毛勇
    魏新平
    乔永杰
    [J]. 人民长江 , 2008, (13) : 70 - 71
  • [2] 土地整理项目区的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
    刘勇
    吴次芳
    岳文泽
    叶艳妹
    [J]. 生态学报, 2008, (05) : 2261 - 2269
  • [3] WEPP模型坡面版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适用性评价——以坡长因子为例
    王建勋
    郑粉莉
    江忠善
    张勋昌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2) : 50 - 55
  • [4] 基于GIS的土地整理景观效应分析
    王军
    邱扬
    杨磊
    邸超
    余莉
    [J]. 地理研究, 2007, (02) : 258 - 264
  • [5] 基于WEPP模型进行坡度因子与侵蚀量关系研究
    刘淑燕
    秦富仓
    项元和
    雷凤燕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4) : 97 - 101
  • [6] 紫色土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刘力
    郑粉莉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2) : 2804 - 2805
  • [7] 乡镇耕地整理对耕地景观破碎度的影响研究
    邓劲松
    王珂
    李君
    徐俊锋
    沈掌泉
    高玉蓉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1) : 41 - 44
  • [8] 耕地整理的景观效应分析
    杨晓艳
    闫东浩
    程锋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4) : 572 - 581
  • [9] 土坎水平梯田最优断面设计
    潘起来
    牛晓君
    [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 22 - 24
  • [10] WEPP模型概述
    张玉斌
    郑粉莉
    贾媛媛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04) : 146 -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