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土壤地理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彭补拙
濮励杰
蒋建军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
关键词
南迦巴瓦峰; 土壤垂直带; 结构类型; 区域分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9.275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西藏东南部的南迦巴瓦峰地区,面积约6.43×10 ̄4km ̄2。文章探讨了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和结构特点,土壤水平地带与垂直带的关系,土壤垂直带的结构类型;论述了湿润程度、逆温、人类活动对土壤垂直带的影响,以及山体高度和大小与山地土壤分布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78 / 2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关于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垂直自然带的若干问题 [J].
彭补拙 .
地理学报, 1986, (01) :51-58
[2]   南迦巴瓦峰地区土壤类型 [J].
彭补拙 ;
赵培道 ;
刘育民 ;
窦贻俭 .
山地研究, 1985, (04) :258-265
[3]   南迦巴瓦峰地区垂直自然带的初步研究 [J].
彭补拙 .
山地研究, 1984, (03) :182-189
[4]   南迦巴瓦峰地区植被垂直带谱 [J].
李渤生 .
山地研究, 1984, (03) :174-181
[5]   云南植被分布的特点及其地带规律性 [J].
姜汉侨 .
云南植物研究, 1980, (01) :22-32
[6]   西藏植被的高原地带性 [J].
张新时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8, (02) :140-149
[7]  
中国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熊毅, 1987
[8]  
西藏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编, 1985
[9]  
西藏自然地理[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