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综合评价-聚类复合模型在地下水质评价与分区中的应用

被引:10
作者
罗定贵
王学军
后立胜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东华理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江西抚州,北京,北京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模糊聚类分析; 地下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具有模糊性,简单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评价结果存在不足,笔者提出了模糊 综合评价与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进行地下水质评价与分区的复合模型,并以MATLAB为平台开发了模型计算的 常用函数。尝试将模型应用于抚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区,取得良好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79+88 +8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地表水质评价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J].
罗定贵 ;
郭青 ;
王学军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05) :77-81
[2]   基于最大熵原理的水环境模糊优化评价模型 [J].
王栋 ;
朱元甡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56-60
[3]   大学校园环境主观质量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J].
朱小雷 ;
吴硕贤 .
城市规划, 2002, (10) :57-59+58
[4]   对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 [J].
张铁男 ;
李晶蕾 .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02, (03) :132-135
[5]   基于灰色模糊关系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 [J].
卜广志 ;
张宇文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 (04) :141-144
[6]  
城市环境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 徐福留,周家贵,李本纲,曹军,陶澍.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1(02)
[7]  
城市环境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 徐福留,周家贵,李本纲,曹军,陶澍.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1 (02)
[8]  
水质评价的模糊综合——灰色分析复合模型应用[J]. 吴绍龙.上海环境科学. 1996(06)
[9]  
水质评价的模糊综合——灰色分析复合模型应用[J]. 吴绍龙.上海环境科学. 1996 (06)
[10]  
神经模糊系统及其应用[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王士同编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