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丘带坝区近30年乡村聚落空间演变规律研究——以重庆市合川区兴坝村为例

被引:13
作者
王成 [1 ]
赵帅华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重庆市地勘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乡村聚落; 区位空间; 用地功能空间; 配套服务设施空间; “农户-农村居民点”数据库;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14.06.023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运用"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3S(GIS+RS+GPS)"技术,将研究区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相链接,结合ArcGIS9.3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对乡村聚落空间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乡村聚落空间布局30年间经历了点状浅丘边缘区-带状交通干线条带区-团状平坝集中区3个区位演变趋势,呈现由散乱到集中的演变规律;②乡村聚落内部功能布局经历了生产型用地功能布局-生活型用地功能布局-享受型用地功能布局3个趋势,呈现由多样到统一的演变规律;③乡村聚落配套服务设施布局经历了点、线状-面状-网状3个阶段,呈现由初级到高级的演变规律.认为农户生计变化与政府外部投入变化是导致空间演变规律的主要动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乡村社区空间论.[M].乔家君; 著.科学出版社.2011,
[2]  
农户地理论.[M].李小建; 等著.科学出版社.2009,
[3]  
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M].张小林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户居住空间选择偏好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 [J].
李伯华 ;
刘传明 ;
曾菊新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291-294
[5]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区发展研究 [J].
李小建 ;
时慧娜 .
人文地理, 2008, (01) :1-6
[6]   中国江南农村居住空间结构模式分析 [J].
陈志文 ;
李惠娟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01) :15-19
[7]   基于TM影像的农村居民地变化分析——以南阳市高庙乡为例 [J].
韩晓勇 ;
辛晓十 ;
杨杰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6) :74-77
[8]   晋中平原地区农村聚落扩展分析 [J].
冯文勇 ;
陈新莓 .
人文地理, 2003, (06) :93-96
[9]   农民工迁移非持久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深圳市的实证研究 [J].
马九杰 ;
孟凡友 .
改革, 2003, (04) :77-86
[10]   基于遥感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布特征 [J].
田光进 ;
刘纪远 ;
张增祥 ;
周全斌 ;
张宗科 ;
赵晓丽 ;
谭文彬 .
遥感学报, 2002, (04) :307-3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