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域环境下的生态农业模式探讨

被引:15
作者
何煜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模式; 黄河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枣粮间作; 基塘系统;
D O I
10.16524/j.45-1002.2000.05.011
中图分类号
F303 [农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态农业 ,它的意义在于 ,不仅能够保证相当的经济效益并且还能维护和改良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在我国 ,发展生态农业期望有低投入、高产出和优良的生态效益。本文首先综述了生态农业的概念 ,接着选用黄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一南一北两个著名的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进行了分析。本文在分别分析了两个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之后 ,尝试总结了两个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地域环境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黄河三角洲地域结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M].许学工著;.海洋出版社.1998,
  • [2] 山东省人口、资源、环境与农业持续发展.[M].戴旭编著;.气象出版社.1998,
  • [3] 中国的三大三角洲.[M].任美锷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 [4] 生态农业的理论与方法.[M].孙鸿良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 [5] 生态农业原理及其应用.[M].时正新著;.农业出版社.1988,
  • [6] 生态农业基础.[M].卞有生 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