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植物芦苇和香蒲根际微生物特性研究

被引:65
作者
项学敏
宋春霞
李彦生
孙祥宇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
[2] 大连铁道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关键词
芦苇; 香蒲; 根际微生物; 微生物活性;
D O 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04.04.013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人工湿地系统中 ,微生物是系统中有机污染物和氮分解去除的主要执行者 ,植物根系及其分泌物使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本文研究了湿地植物芦苇和香蒲根际微生物的数量、活性等特性 ,结果表明芦苇和香蒲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 ,根际微生物活性高于非根际的微生物活性 ,芦苇根际比香蒲更适合亚硝酸细菌的生长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构建湿地基质微生物与净化效果及相关分析 [J].
梁威 ;
周巧红 ;
成水平 ;
付贵萍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3) :91-94
[2]   根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生态分布的影响 [J].
熊明彪 ;
何建平 ;
宋光煜 .
土壤通报, 2002, (02) :145-148
[3]   种保素对几种作物根际微生物效应的影响 [J].
罗明 ;
陈新红 ;
李兢 ;
刘平 ;
蔡吉凤 ;
胡云悌 ;
王林霞 .
生态学杂志, 2000, (03) :69-72
[4]   两种人工湿地中氮、磷净化率与细菌分布关系的初步研究 [J].
张鸿 ;
陈光荣 ;
吴振斌 ;
邓家齐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575-578
[5]  
自由水面湿地系统的微生物活性及其变化规律.[J].王德龙;张玉惠;张震;王淑琴.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 S1
[6]  
自由水面湿地系统的微生物活性及其变化规律.[J].王德龙;张玉惠;张震;王淑琴.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 S1
[7]   香蒲、灯心草人工湿地的研究──Ⅲ.净化污水的机理 [J].
成水平 ;
夏宜琤 .
湖泊科学, 1998, (02) :66-71
[8]   芦苇床系统净化污水的机理 [J].
李科德,胡正嘉 .
中国环境科学, 1995, (02) :140-144
[9]   污水土地处理除磷脱氮原理探讨 [J].
傅金祥,马黎明,金成清,孙风海 .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4, (01) :30-35
[10]   秦岭火地塘林区森林根际微生物及其土壤生化特性研究 [J].
田呈明 ;
刘建军 ;
梁英梅 ;
刘永华 .
水土保持通报, 1999, (02)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