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海槽北部15ka B.P.以来沉积物源及控制因素——稀土元素的证据

被引:20
作者
蒋富清
孟庆勇
徐兆凯
李安春
李铁刚
常凤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沉积物源; 稀土元素; 冲绳海槽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用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冲绳海槽北部Y127孔16个沉积物样品的稀土元素(REE)进行了分析。根据AMS14C测年结果,Y127孔记录了冲绳海槽约15kaB.P.以来的沉积历史。约11.1kaB.P.以来,沉积物的稀土元素总量(ΣREE)由表层102.4μg/g向下增加到136.1μg/g,平均为123.3μg/g。15—11.1ka,ΣREE在149.1—169.2μg/g之间,平均为158.6μg/g,总体趋势由上向下逐渐增加。轻、重稀土元素比值(ΣLREE/ΣHREE)在上述两个时间段中分别为8.16和9.42,其变化趋势与∑REE的完全相同。La/Sm在两个时段分别为6.70和7.15。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结果表明,15kaB.P.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沉积物具有相同的配分模式,表现为LREE富集,HREE弱亏损。δEu的值在0.69—0.76之间,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δCe在0.85—0.95之间,为弱的负Ce异常。经页岩标准化(NASC)后,REE配分模式曲线平坦,弱的正Eu异常和弱的负Ce异常。通过Y127孔沉积物REE特征与长江、黄河沉积物的对比研究,在15—11.1kaB.P.沉积物的REE组成基本反映了源区的物质组成特征,沉积物主要以长江物质为主,影响沉积物REE特征的主要因素是海平面变化和源区的物质特征。11.1kaB.P.以来,由于海平面上升,可能仅有少量黄河来源物质进入冲绳海槽北部,源区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的组织,加上火山物质和生源组分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这一时期沉积物的REE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冲绳海槽中段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组成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J].
刘娜 ;
孟宪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4) :37-43
[2]   黄海周边河流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沉积物物源示踪 [J].
杨守业 ;
李从先 ;
C.B.Lee ;
T.K.Na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1) :1233-1236
[3]   黄河沉积物中REE制约与示踪意义再认识 [J].
杨守业 ;
李从先 ;
JUNG Hoi-Soo ;
CHOI Man-Sik .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04) :31-37
[4]   冲绳海槽南部柱状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J].
蒋富清 ;
李安春 ;
李铁刚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3) :11-17
[5]   长江与黄河沉积物REE地球化学及示踪作用 [J].
杨守业 ;
李从先 .
地球化学, 1999, (04) :374-380
[6]   冲绳海槽晚第四纪千年尺度的古海洋学研究 [J].
刘振夏 ;
Y.Saito ;
李铁刚 ;
S.Berne ;
程振波 ;
李培英 ;
李珍 ;
F.Guichard ;
G.Floch .
科学通报, 1999, (08) :883-887
[7]   冲绳海槽年代地层与沉积速率 [J].
李培英 ;
王永吉 ;
刘振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1) :50-55
[8]   冲绳海槽北部稀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研究 [J].
翟世奎,陈志华,徐善民,仲娟,干晓群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 (02) :47-56
[10]   中国大陆架海底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 [J].
赵一阳 ;
王金土 ;
秦朝阳 ;
陈毓蔚 ;
王贤觉 ;
吴明清 .
沉积学报, 1990, (01) :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