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形成过程中血小板活性因子及其受体在门脉高压形成中的意义

被引:5
作者
马雪梅
王春平
韩军
向轶
苏淑慧
冯永毅
杨永平
机构
[1] 解放军第医院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 受体; 高血压,门静脉; 肝硬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20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了解血小板活性因子 (PAF)及其受体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CCl4腹腔注射 8周 (2次 /周 )诱导大鼠肝硬化 ,利用ELISA、RT PCR及受体饱和结合实验检测PAF水平及其受体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肝硬化时肝内PAF、肝脏输出PAF及血清内PAF分别增高了 4 4 0 %、87 7%和 5 4 5 % (P <0 0 1,P <0 0 5 ,P <0 0 5 )。肝硬化大鼠肝内PAF受体mRNA表达及PAF结合高于对照组近 3倍 ,门脉压高于正常大鼠 2 31倍 (P <0 0 1)。结论 肝硬化时PAF系统上调节肝血流动力学和代谢异常是门脉高压形成的重要因素 ,肝内PAF释放入循环系统的增加是影响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的关键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062 / 106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临床消化病学.[M].姚希贤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