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6
作者
王兵 [1 ]
臧玲 [1 ]
苗长虹 [2 ]
机构
[1] 河南省土地勘测规划院 
[2]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流域经济; 空间分异; 伊洛河流域;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6.s1.015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文章着重分析了伊洛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认为其流域经济从上游、中游到下游明显呈梯次升高的特征,城乡差异、地质地貌、自然资源、交通基础设施和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空间耦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流域开发管理中的区域利益协调 [J].
陈湘满 .
经济地理, 2002, (05) :525-529
[2]   流域开发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 [J].
伍新木 ;
李雪松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1) :21-26
[3]   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J].
陈南岳 .
中国软科学, 2001, (02) :113-116
[4]   流域空间经济分析与西部发展战略 [J].
钱乐祥 ;
许叔明 ;
秦奋 .
地理科学进展, 2000, (03) :266-272
[5]   长江流域空间经济系统的特征研究 [J].
邓宏兵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3) :277-282
[6]   流域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 [J].
王慧敏 ;
徐立中 .
水科学进展, 2000, (02) :165-172
[7]  
姜付仁.以流域为单元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以海河流域为例[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