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产资源产权残缺与租值耗散问题研究

被引:4
作者
张复明 [1 ]
曹海霞 [2 ]
机构
[1] 山西省人民政府
[2] 山西省社科院能源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矿产资源; 产权残缺; 公共领域; 租值耗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产权残缺是相对于产权完整而言的,矿产资源产权残缺致使大量的资源价值和收益被置于公共域,转化为资源租值,进而导致相关利益主体的寻租行为及资源开发中的租值耗散。本文从矿产资源产权残缺属性入手,研究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产权公共域和租值耗散问题,尝试建立"产权残缺—公共领域—租值耗散"的理论范式,并以此解析我国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的变迁,即从产权残缺到产权逐步完整,产权公共域不断缩小、租值耗散程度持续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矿业寻租的租金源及其治理研究 [J].
张复明 .
经济学动态, 2010, (08) :41-44+49
[2]   农地产权公共域与农民土地收益权侵蚀 [J].
覃美英 ;
程启智 .
求实, 2007, (06) :45-47
[3]   租值耗散理论与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研究 [J].
殷孟波 ;
翁舟杰 .
经济学动态, 2006, (07) :102-105
[4]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性:产权残缺理论的分析视角[J]. 罗慧,仲伟周,刘宇,田良,顾润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03)
[5]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产权残缺与新型农地制度构想 [J].
郑风田 .
管理世界, 1995, (04) :13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