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18
作者
敖丽娟
钱菁华
王文丽
郑琳
唐梅
姚黎清
李咏梅
机构
[1]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关键词
儿童; 脑瘫; 痉挛; A型肉毒毒素; 矫形器; 康复训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3 [大脑性瘫痪];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非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反向牵拉指压法”进行非肌电引导下定点后多点注射治疗,注射后次日开始进行痉挛肌牵伸及功能训练,注射后1周配戴AFO或KAFO,并强化康复训练。注射前及注射后3天、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听取父母的报告,观察内收肌角、直腿抬高角、腘窝角、踝背伸角,痉挛肌改良Ashworth分级及粗大运动评分的变化。结果:①父母的报告:起效时间为注射后6—72h,到达高峰时间为1—2周,疗效维持>3月,有少数患儿1—2个月后疗效开始减弱。痉挛严重,注射剂量>24U/kg体重的10例患儿,于注射后24h出现无力、食欲减退等副反应,并在3周至1个月消失;②内收肌角、直腿抬高角、腘窝角、踝背伸角自注射后3天开始显著增大(P<0.05),1个月时达高峰(P<0.001),至3个月后又有变小,但并未回复到注射前;③痉挛肌改良Ashworth分级与关节活动度的变化规律一致;④粗大运动评分(GMFM-66)1个月后显著改善(P<0.05),并在随后的观察中持续性改善;⑤疗效及副反应与剂量呈显著相关。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矫形器及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非肌电引导的徒手定位注射技术经济、便捷、有效,多点注射技术有可能减少由于高剂量带来的远处副作用及非靶肌的扩散。
引用
收藏
页码:915 / 9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分析 [J].
刘建军 ;
纪树荣 ;
胡莹媛 ;
李燕春 ;
吴卫红 ;
陆华宝 ;
张雁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4, (01) :52-53
[2]   应用绝缘针注射A型肉毒毒素缓解脑瘫患儿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J].
刘建军 ;
纪树荣 ;
胡莹媛 ;
李燕春 ;
吴卫红 ;
陆华宝 ;
张雁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 (11) :32-34
[3]   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痉挛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J].
黎钢 ;
曹学兵 .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2003, (02) :77-79
[4]   肉毒杆菌毒素肌肉注射疗法在小儿脑瘫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J].
梁惠英 ;
梁立文 ;
彭碧昌 ;
李葆华 ;
韩占稳 .
中华理疗杂志, 1999, (04) :15-18
[5]  
痉挛——评估与治疗[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窦祖林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