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硼肥对甘蓝型油菜籽品质的影响

被引:46
作者
邹娟 [1 ]
鲁剑巍 [1 ]
李银水 [1 ]
吴江生 [2 ]
陈防 [3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关键词
油菜; 施肥; 含油量; 蛋白质含量; 硫甙; 芥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多个正在大面积应用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在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的10个省(市)布置氮、磷、钾和硼肥田间肥效试验共284组,通过多点试验分别探讨当前生产条件下施用氮、磷、钾、硼肥对双低和双高甘蓝型油菜籽含油量、蛋白质、芥酸、硫甙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低油菜籽平均含油量为41.66%,双高油菜含油量明显低于双低油菜,仅为38.92%。氮、磷、钾和硼肥施用对油菜籽的品质效应在不同试验点表现不尽相同,其总体趋势是:在磷、钾、硼肥基础上施用氮肥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而降低油分含量,且随氮肥用量的增加效果更明显,施氮对双高油菜油分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双低油菜;施磷、钾或硼肥有提高油菜籽含油量而降低蛋白质含量的趋势;施肥对油菜籽硫甙和芥酸含量有一定影响,但对品质影响不大。油菜籽含油量与收获指数、千粒重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施氮的基础上配合施用磷、钾和硼肥能减少因施氮引起的油分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961 / 9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   Estimating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the oil in intact-seed rapeseed (Brassica napus L.) by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J].
Velasco, L ;
Becker, HC .
EUPHYTICA, 1998, 101 (02) :221-230
[3]  
Comparison of canola; Indian mustard and Linola in two contrasting environments. I. Effect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on dry-matter production; seed yield and seed quality.[J].P.J. Hocking;J.A. Kirkegaard;J.F. Angus;A.H. Gibson;E.A. Koetz.Field Crops Research.1997, 2
[4]  
土壤农化分析.[M].鲍士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5]  
作物营养与品质.[M].王正银等编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6]  
中国油菜栽培学.[M].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编;.农业出版社.1990,
[7]  
实用油菜栽培学.[M].刘后利主编;王兆木等编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8]   不同氮水平对优质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J].
赵继献 ;
程国平 ;
任廷波 ;
高志宏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5) :882-889
[9]   我国油菜育种目标及品种审定问题的商榷 [J].
涂金星 ;
张冬晓 ;
张毅 ;
傅廷栋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03) :350-352
[10]   我国油菜产需形势分析及产业发展对策 [J].
王汉中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01) :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