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盆地中侏罗统煤-油页岩层系生油特征

被引:8
作者
王春江
王有孝
罗斌杰
夏燕青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民和盆地,油页岩,煤,沉积环境,再沉积型有机质;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7.01.011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简要论述了民和盆地中侏罗统含煤及油页岩层系的生油特征,探讨了盆地独特的石油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原油主要地化特征为:Pr/Ph比值偏高(2.65—3.15)、甾烷/藿烷比值极低(0.03)、C27甾烷较丰富、Ts/Tm>1、低硫芴/氧芴比值、较高含量的C29降新藿烷及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及相对丰富的长链联苯及烷基四氢萘系列化合物。中侏罗统煤-泥页岩层系含生油潜力明显不同的多类型油页岩,多数油页岩属由藻类和陆生高等植物母质组成的混合型有机质,沉积环境为淡水-微咸水弱氧化条件,其地化特征也表现为高Pr/Ph比值(平均为1.98),低甾烷/藿烷及低硫芴/氧芴比值等特征。某些油页岩富含C29降新藿烷及重排藿烷系列化合物,它们应为主力源岩。油页岩多含再沉积型或沉积改造型有机质。异常地热作用对源岩演化及原油地化特征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吐鲁番盆地原油成因及地球化学特征 [J].
王春江 ;
罗斌杰 ;
郑国东 ;
王昌桂 .
沉积学报, 1993, (03) :72-81
[2]   晶包有机质——认识碳酸盐岩生油机制的另一侧面 [J].
周中毅 ;
范善发 ;
谢觉新 .
沉积学报, 1991, (S1) :1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