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32
作者
王奎峰 [1 ,2 ]
李娜 [3 ]
于学峰 [2 ]
王岳林 [2 ]
刘洋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2]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3] 山东协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环境承载力; 模糊综合评价; 山东半岛;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应用方向,也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本文结合山东半岛生态环境现状和特点,依据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将山东半岛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划分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口环境和污染环境4类一级指标,每类一级指标各选择其典型二级指标构建了17项评价指标作为其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山东半岛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对现阶段山东半岛6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做出了评价。评价结果为威海市生态环境承载力为Ⅰ级优,青岛、烟台、日照市为Ⅱ级良,潍坊市为Ⅲ级一般,东营市为Ⅳ级差,并对每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做了分析说明,以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18 / 10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庆阳市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环境评价研究.[D].张智全.甘肃农业大学.2010, 01
[2]  
山东半岛中小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D].王江炜.中国海洋大学.2008, 11
[3]  
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张海峰.中国海洋大学.2005, 02
[4]   江苏省地质环境综合区划研究 [J].
黄敬军 ;
缪世贤 ;
张丽 .
中国地质, 2013, 40 (06) :1982-1992
[5]   岛群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理论和方法基本框架初探 [J].
刘明 .
发展研究, 2013, (04) :79-84
[6]   渤海内主要海湾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比较研究 [J].
谭映宇 ;
张平 ;
刘容子 ;
周磊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12) :7-12
[7]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渤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 [J].
于谨凯 ;
杨志坤 .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2, 28 (03) :54-60
[8]   秦皇岛市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 [J].
闫波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 (03) :116-120
[9]   江苏省地质环境区划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J].
黄敬军 ;
甘义群 ;
缪世贤 ;
武健强 ;
杨磊 ;
华明 ;
闵望 ;
赵立鸿 ;
方强 .
中国地质, 2011, 38 (06) :1599-1606
[10]   榆林市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 [J].
郭娜 ;
王伯铎 ;
崔晨 ;
张秋菊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S1) (S1) :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