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区早更新世含植物化石地层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3
作者
张森琦 [1 ]
王永贵 [1 ]
辛元红 [1 ]
赵越 [2 ]
李永国 [1 ]
王占昌 [1 ]
石维栋 [1 ]
尚小刚 [1 ]
机构
[1]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地表过程实验室
关键词
黄河源区; 早更新世; 植物化石; 生态环境演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扎根加陇早更新世湖相地层(1919.6kaB.P.)、棒咯涌K5号钻孔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1135.9~945.4kaB.P.)、野牛河西岸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1548.2~765.4kaB.P.)以及产于扎根加陇早更新世湖相地层中的植物化石、各剖面孢粉资料的分析,获知黄河源区早更新世早期为亚热带山地针叶林植被景观,地层中木本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以针叶植物云杉属、松属、冷杉属、铁杉属为主,是源区动植物发育的鼎盛时期;进入早更新世晚期初,乔木植物花粉迅速减少乃至全部消失,草本植物花粉大幅度增加。晚期末,孢粉出现贫化,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呈现荒漠草原植被景观。提出了现今黄河源区生态地质环境的形成是地质演化的必然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黄河源区多年冻土退化及其环境反映 [J].
张森琦 ;
王永贵 ;
赵永真 ;
黄勇 ;
李永国 ;
石维栋 ;
尚小刚 .
冰川冻土, 2004,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