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含量变异研究

被引:6
作者
杨新强 [1 ]
陈效民 [1 ]
李孝良 [1 ,2 ]
周炼川 [1 ]
陈律 [1 ]
南江宽 [1 ]
李发金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安徽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壤; 石漠化; 黏土矿物; 含量; X-射线; 衍射图谱; 喀斯特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了探索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中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含量的变异规律,以贵州省普定县和荔波县不同石漠化阶段典型土壤的黏土矿物为例,采用X-射线衍射仪图谱分析方法,计算得到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含量,探讨不同石漠化阶段黏土矿物组成变化规律及其含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石漠化阶段黏土矿物的组成是相同的,均为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在未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阶段,蒙脱石在剖面表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7.82%、29.34%、58.32%,高岭石分别为21.39%、31.81%、36.93%,伊利石分别为50.79%、38.85%、4.75%;在西南喀斯特地区,各石漠化阶段伊利石与蒙脱石的含量之间以及伊利石和高岭石的含量之间都呈显著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 3、-0.945 6;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相似的成土作用和成土环境造成了黏土矿物相同的组成,而黏土矿物含量的差异说明各成土作用的程度或阶段是不同的;粉粒中的黏土矿物主要为石英和白云母,而砂砾中的黏土矿物主要为石英。
引用
收藏
页码:416 / 4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磷素变异特征及生态恢复研究.[D].张清海.贵州大学.2007, 05
[2]  
土壤学.[M].黄昌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  
土壤农化分析.[M].鲍士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物理参数的变异研究 [J].
周炼川 ;
陈效民 ;
李孝良 ;
杨新强 ;
夏雯 ;
崔晨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0, 32 (02) :195-199
[5]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有效磷变异研究 [J].
周炼川 ;
陈效民 ;
李孝良 ;
杨新强 ;
夏雯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9, 31 (04) :418-422
[6]   贵州省喀斯特山区不同石漠化等级土壤粒级特征研究 [J].
彭琴 ;
林昌虎 ;
何腾兵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2) :29-32+45
[7]   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壤石漠化的本质特征研究 [J].
龙健 ;
江新荣 ;
邓启琼 ;
刘方 .
土壤学报, 2005, (03) :419-427
[8]   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初步研究——以贵州花江试验示范区查尔岩试验小区为例 [J].
梅再美 ;
王代懿 ;
熊康宁 ;
兰安军 ;
陈永毕 ;
孙建昌 ;
余金勇 .
中国岩溶, 2004, (03) :87-92
[9]   岩溶生态系统土壤及表生植被某些特性变异与石漠化的相关性 [J].
李阳兵 ;
谢德体 ;
魏朝富 .
土壤学报, 2004, (02) :196-202
[10]   表层岩溶系统中土-气-水界面碳流通的短尺度效应——以贵州茂兰国家喀斯特森林公园的秋季日动态监测为例 [J].
周运超 ;
张平究 ;
潘根兴 ;
熊志斌 ;
冉景丞 .
第四纪研究, 2002, (03) :258-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