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胃乙酸与丙酸摩尔比例的改变对瘤胃发酵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33
作者
熊本海
卢德勋
张子仪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2] 内蒙古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3]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北京
[4] 呼和浩特
[5] 北京
关键词
乙酸; 丙酸; 瘤胃; 消化率; 发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6 [饲料];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通过向瘤胃灌注乙酸 :丙酸 :丁酸的摩尔比例分别为 75∶1 5∶1 0 ,65∶2 5∶1 0 ,55∶35∶1 0和 45∶45∶1 0溶液 ,并在连续灌注的作用下 ,以期达到最终改变瘤胃液中乙酸∶丙酸∶丁酸摩尔比例的目的。研究表明 :(1 )随着灌注液中丙酸浓度的提高 ,最终瘤胃液中丙酸的比例增加 ,乙酸的比例逐渐下降 ,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 0 5) ,丁酸的摩尔比例无论与对照组 ,还是各处理间均无差异 ;(2 )向瘤胃灌注的VFA溶液提供高于维持能量水平 30 %以上的能量 ,使瘤胃中总的VFA浓度、VFA产生速率、丙酸的产生速率及VFA的总产量均显著增加 (P <0 0 1 ) ;但是对基础混合日粮的干物质 (DM)、有机物 (OM)、中洗纤维 (NDF)、酸洗纤维 (ADF)、半纤维素 (HCF)等养分的消化率不构成显著影响 ;(3)当灌注溶液中丙酸所占摩尔比例增加到 35 % ,粪氮和尿氮的排出量显著减少 (P <0 0 5) ,从而提高日粮氮的沉积能力。进一步研究表明 ,当灌注液中丙酸的摩尔比例进一步提高至 45 %时 ,血糖浓度及胰岛素的浓度才显著增加 (P <0 0 5) ;但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比值对于不同的处理或对照组 ,基本保持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537 / 5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利用体外法研究粗饲料的产气曲线及5种养分的发酵系数 [J].
熊本海 ;
卢德勋 ;
许冬梅 .
畜牧兽医学报, 2001, (02) :113-121
[2]  
现代反刍动物营养研究方法和技术[M]. 农业出版社 , 卢德勋等编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