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黄土沟壑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以长武县耕地土壤为例

被引:78
作者
黄婷
岳西杰
葛玺祖
王旭东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土壤质量评价; 主成分分析,最小数据集,权重确定; 黄土沟壑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陕西省长武县所处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并结合Norm值的方法,筛选出活性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粘粒、CEC、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转化酶等12项指标,建立了黄土沟壑区土壤综合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DS)。采用客观方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两种类型的权重系数,分别计算了土壤综合质量指数,发现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的土壤综合质量指数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另外,把由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的土壤综合质量指数与利用偏相关系数法计算出的土壤综合质量指数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两者之间达到极显著相关,说明用主成分分析法在该地区进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是客观可行的。各因子的隶属度表明,活性有机质是该地区主要的限制性因子,全氮次之。几种不同方法计算的土壤质量表明,果园土壤质量优于农田土壤的,不同地形部位土壤质量比较发现,塬面的土壤质量相对最高,坡地(梯田)次之,河滩地相对最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7+187 +18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土壤特征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确定 [J].
李桂林 ;
陈杰 ;
孙志英 ;
檀满枝 .
生态学报, 2007, (07) :2715-2724
[2]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进展 [J].
张贞 ;
魏朝富 ;
高明 ;
邵景安 ;
秦建成 .
土壤通报, 2006, (05) :999-1006
[3]   黄土丘陵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J].
许明祥 ;
刘国彬 ;
赵允格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0) :1843-1848
[4]   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研究 [J].
骆伯胜 ;
钟继洪 ;
陈俊坚 .
土壤, 2004, (01) :104-106+111
[5]   王东沟小流域土壤养分变化研究 [J].
王旭刚 ;
郝明德 ;
张春霞 ;
魏孝荣 .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01) :81-84
[6]   土壤质量及其评价 [J].
郑昭佩 ;
刘作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1) :131-134
[7]   土壤质量指标和评价方法 [J].
张华 ;
张甘霖 .
土壤, 2001, (06) :326-330+333
[8]   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以福建沙县夏茂镇水稻土为主要评价对象 [J].
陈加兵 ;
曾从盛 .
土壤, 2001, (05) :243-246+256
[9]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初步研究 [J].
吕晓男 ;
陆允甫 ;
王人潮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999, (04) :38-42
[10]   红壤退化中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J].
孙波 ;
赵其国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2) :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