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燃料电池效率测试及影响因素

被引:5
作者
王金龙 [1 ]
王登峰 [2 ]
陈书明 [2 ]
机构
[1] 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汽车; 效率; 测试; 优化;
D O I
10.13624/j.cnki.issn.1001-7445.2010.06.026
中图分类号
TM911.4 [燃料电池];
学科分类号
0808 ;
摘要
燃料电池具有效率高、运行时无污染的特点,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首选动力源。为了更好地利用其能量转换效率高的特点,需要考察燃料电池的效率随工作条件变化的特性。本文根据车用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以某国产500 W氢/空燃料电池为核心,构建测试平台,建立了燃料电池效率的测试计算方法。通过试验得到的结果表明:反应气压力对电池的效率影响较显著。电池效率在最大工作功率的30%以前随功率的增加而快速增大,达到最大效率点以后随着功率的继续增加效率缓慢下降,在达到最大工作功率的约70%~80%以后,下降梯度略有增大。在最大效率点之前,燃料电池效率随反应气体压力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在最大效率点之后随着电池输出功率的增加,反应气体压力对电池效率的影响逐渐减小。测试结果还表明,电池温度和反应气增湿温度对燃料电池效率影响较小。讨论了提高车用燃料电池系统能源效率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89 / 9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车用燃料电池技术的现状与研究热点 [J].
侯明 ;
俞红梅 ;
衣宝廉 .
化学进展, 2009, 21 (11) :2319-2332
[2]   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技术现状 [J].
周苏 ;
纪光霁 ;
马天才 ;
陈凤祥 ;
章桐 .
汽车工程, 2009, 31 (06) :489-495
[3]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轿车控制策略与参数优化 [J].
王登峰 ;
王金龙 ;
贾迎春 ;
陈静 .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298-302
[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J].
杨贵恒 ;
吕林 ;
杨极 .
上海汽车, 2004, (06) :31-35
[5]   世界燃料电池汽车开发动向 [J].
杨软慧 .
电机技术, 2004, (01) :39-43
[6]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研究进展 [J].
葛善海 ;
衣宝廉 ;
张华民 .
电化学, 2002, (04) :363-375
[7]  
化工原理实验[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史贤林, 2005
[8]  
燃料电池[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衣宝廉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