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与高温热浪的区别与联系

被引:22
作者
邓振镛 [1 ]
文小航 [2 ]
黄涛 [3 ]
张鸿 [3 ]
奚立宗 [3 ]
徐金芳 [4 ]
董安祥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3] 甘肃省气象局
[4] 甘肃省气象信息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干旱; 高温热浪; 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3 [大气温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该文较系统地评述了干旱与高温热浪在定义、标准与类型、地理分布、时间和强度变化特征、危害性质和程度及其影响、形成机制和产生原因、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的表现形式和程度、监测和预测与预警方法与技术、减灾技术及应对策略和防御措施等8个方面,既对比了两者间在以上8方面的明显的差异,也指出两者间还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当高温天气频繁发生,大气降水量就会明显减少。高温加快了土壤的蒸散速度,加大了土壤水分和植株水分的散失,这种关系在夏季尤其显著。从而造成干旱的发生或加重严重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702 / 7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气候变暖 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N].林琳;.中国气象报.2007,
[2]  
干旱气象学.[M].张书余; 著.气象出版社.2008,
[3]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研讨会文集.[M].陈邦柱;秦大河主编;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中国气象局编;.气象出版社.2004,
[4]  
北方地区干旱规律及抗旱综合技术.[M].李玉中等编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
[5]  
干旱.[M].宋连春,邓振镛,董安祥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3,
[6]  
20世纪中国水旱灾害警示录.[M].赵春明等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7]  
现代气候学研究进展.[M].王绍武主编;.气象出版社.2001,
[8]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M].夏明方著;.中华书局.2000,
[9]  
中国干旱灾害研究及减灾对策.[M].李克让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0]  
灾害历史学.[M].张建民;宋俭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