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固流化床中双组分混合颗粒的流态化特性

被引:9
作者
刘伟伟 [1 ]
卢春喜 [1 ]
范怡平 [1 ]
施晓萌 [2 ]
徐春明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平均空隙率; 输送分离高度; 双组分混合颗粒; 数学模型; 夹带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052.5 [常温与普通高温反应设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一套ф500mm×12500mm大型有机玻璃冷模实验装置中,采用FXC-П/32型压力巡检仪测量了双组分混合颗粒体系沿流化床轴向的颗粒浓度分布,采用容积法测量了不同操作条件下自由空域内双组分混合颗粒的饱和夹带量,并根据稀相空间的轴向颗粒浓度获得了双组分混合颗粒的输送分离高度(TDH)。实验结果表明:混合颗粒在密相床的平均空隙率在小颗粒质量分数为0.4时存在一最小值;双组分混合颗粒的TDH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随小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也增大。在自由空域内双组分混合颗粒的饱和夹带量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表观气速小于0.6m·s-1时,随表观气速增加明显;当表观气速大于0.6m·s-1时,增加趋势减缓。而当表观气速小于0.5m·s-1时,双组分混合颗粒的饱和夹带量随小颗粒质量分数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当表观气速大于0.5m·s-1时,则随小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明显。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双组分混合颗粒TDH的数学模型,模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971 / 19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物料分离的振动流化床研究现状与展望 [J].
朱建凤 ;
骆振福 ;
李振 .
煤炭工程, 2007, (09) :91-94
[2]   气固流化床中大差异双组份颗粒分级特性的实验研究 [J].
张树青 ;
卢春喜 ;
时铭显 ;
徐春明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7, (02) :245-250
[3]   FCC湍流流化床稀相区夹带颗粒粒度分布规律的研究 [J].
卢妍华 ;
卢春喜 .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01, (01) :59-64
[4]   FCC循环湍流流化床TDH计算的新模型 [J].
卢春喜 ;
徐亦方 ;
时铭显 ;
沈复 .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0, (01) :76-80
[5]   煤系高岭土的DTA特征 [J].
高峰 ;
赵增立 ;
崔洪 ;
张济宇 ;
张碧江 .
燃料化学学报, 1998, (01)
[6]  
The complete segregation model for a liquid fluidized bed: formulation and related issues[J] . Mohammad Asif.Powder Technology . 2004 (1)
[7]   Particle segregation in a screen baffle packed fluidized bed [J].
Chyang, CS ;
Wu, KT ;
Ma, TT .
POWDER TECHNOLOGY, 2002, 126 (01) :59-64
[8]   Influence of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powders on the velocities of minimum and complete fluidization [J].
Gauthier, D ;
Zerguerras, S ;
Flamant, G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1999, 74 (03) :181-196